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seshuwu.com

庶长子生存守则 第51节(2 / 4)

垂的眼眶承三角形,如同卧与草塌间的病虎一般。他顿了顿,望向明徽突然问道,“明徽小施主可带了玉过来?”

可这般能与内阁栋梁为友的得道高人岂能低看,明徽抹了把手心处冒出的薄汗,忙从脖间取下玉坠儿奉上。

普慧接过那玉坠儿后,放于手中默默望了许久,叹了口气,“这玉已经在人世间流连了数百年,也算是件灵物了。”

明徽猛咽下一口温茶,意外道,“您也识得这玉?”

普慧捋着胡须,呵呵笑了两声道,“我师承前朝道衍大师一脉,这玉本是一对儿,上刻苦寒梅花,下刻晚夜海棠。说来也巧,道衍大师刚把这一对儿宝物刻好后,便在潭湘一代遇上常遇春将军屠城,那会儿元朝国力衰微,百姓和兵将们通通投降,可还是未逃脱被残忍杀戮的结局。”

“而另一路进城的魏国公徐达将军下的第一道命令却是不得滥杀无辜,军队需护住百姓周全。道衍大师随后便把其中一件玉坠儿给了当时随魏国公出征的燕王,也就是之后的永乐皇帝。一个赠于了魏国公的女儿,也就是之后的燕王妃,徐皇后。”

明徽当然是听过这些故事的,心里嘀咕着哪来的巧字一说呢。

普慧似看透了明徽的心思,老迈下垂的眼睛骤然睁开一条凌厉的缝隙,“你生母也姓徐,这玉经转数百年,由我之手赠于她,可不应了一巧字。”

明徽听到此处,后背猛然一凉,宛如热暑日被人当头顶浇下一碗寒冰刺骨的水,顿时不可置信的坐直了身子,颤声道,“那海棠玉在我母亲手中待了半生,那梅花玉呢?”

普慧渐隐没锋利,笑着替明徽把茶续上,安抚似的说道,“你该是见过的,蜀王谋乱前际,你冒雨拿着那块玉去了怀王府。”

明徽脑袋里一片空白,记忆因为太过久远而模糊不清,全然想不起来那时慌乱间卧于手中的玉,到底是什么模样。他喉管处不住干涩发紧,抬手端起茶盏时洒了大半在桌上,询问道,“那玉原是……原是怀王的?”

“错了,那玉是怀王妃霍氏的,不过临逝前给了世子。”普慧用拇指抚摸着海棠玉历尽数百年风华的温润厚重,声音平和悠远,“玉本是天地造化之灵物,各人只不过是携带者,却不是拥有者。但玉之间并没缘分一说,人却有机缘巧合之法。”

普慧随后将玉递还给了明徽,“你与这玉儿的缘法也尽了,下山往东南处行三四公里,那里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你把这玉放下后,从此人生也会更一帆风顺些。”

明徽不在言语,低头默默把温茶一饮而尽。

普慧叹了口气,继续道,“念起道衍大师,我便想起流传至今的一个故事来。相传还是燕王的永乐皇帝有一日从北平军营里出来,迎面走过来一个身穿破落袈裟的老和尚。那老和尚生的寻常,却问燕王想不想要一顶白帽子……”

王加白就是皇字。明徽心不在焉,并未细思其中深意,虞明靖却在旁侧蹙起眉心,一时间如雷贯耳,彻底明白了老师让自己特地来送鲁墨的含义。

“人的命格是天定还是人定尚不可知,一个王朝的气运亦如此。但如果只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使国运昌盛百年,也算功德圆满……”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啊啊本拖更咸鱼的小破文竟然已经有五千收了!!为了表达谢意,这章评论和点赞里抽两个姐妹送2023r小红包吧呜呜!!一杯奶茶钱,谢谢咪们追更到现在!!

(关于道衍大师姚广孝的故事一半在明史里有真实记载,一半是我胡诌的哈哈!只当故事来看就行,都是借故引今的作用!)

(永乐帝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这段叔叔夺侄儿皇位的靖难之役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吧哈哈!)

第92章 还玉10

前朝的建文帝在与叔叔燕王的靖难之役中,输在了优柔寡断,已经一个身为帝王最不该的仁慈和对臣下的偏见。

明徽这种半路出家考上的秀才,撑死了也就关注四书五经这些应试题材书目,历史观还停留在现代时期义务教育下的书本上。明靖则不同,他从小被给予的教育便是宽阔浩瀚的纵横四海,所学所看之书籍杂说无一不是与朝政有关。

话说古来纸贵,典藏书籍更奢华。能记录其中流传于世的又怎么可能是平民百姓家的俗世风情,一个在儒家学统下被教育出的进士可不就需要把上下几千年发生在皇家的那些事摸索个透,了解历史的规律,从而劝诫帝王避免重蹈覆辙。更何况如今离前朝也不过几十年的事。

普慧所说的道衍大师,便是前朝永乐年间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白日时入朝参与国家机要大事的规划,下朝后换上僧服念经打坐。文能成为两代帝王的老师,修撰永乐大典,武能协调兵部为明初远征瓦剌阿鲁台筹谋。颇有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传奇色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作为一个和战国时期张仪一般的纵横家,他终生的抱负和理想是用自己的能力去颠覆一个国家的气运。

张子能用自身的谋略拯救被六国合围的大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